——記總醫院特檢科主任劉寶冬
B超診療室里有他目不轉睛的眼神,掠過每一片檢查區,精心做好每一次檢查;一線搶救有他的忙碌的身影,聯合會診,置管引流,緊張卻有序;臨床取樣有他嫻熟的操作,定位、下針、取樣,一氣呵成……他是總醫院特檢科主任劉寶冬。從醫19年,劉寶冬堅持學習,不斷創新,為廣大患者送去了健康和希望。
在特檢科的超聲檢查室,醫生每天的工作拿著“探頭”在患者身上劃來劃去做檢查,并對黑白影像圖片進行辨別。肌肉、血管、神經等等,要一一區別清楚,占位組織等人體病理的變化要及時發現,并作出綜合判斷。
作為特檢科醫生,不漏診、不誤診,及時提供確切的數據協助臨床醫生做出診斷至關重要。劉寶冬說,特檢科醫生就是是臨床醫生的眼睛。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擁有強烈的責任心,精湛的技術。
為練就一雙“金睛火眼”,劉寶冬始終牢記醫學無止境,業余時間不斷鉆研醫術,將知識不斷與病理、臨床相對應,進一步提升對疾病診斷的認識,不斷提高臨床水平。目前,他主編及參編醫學專著四部,在《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》、《中國超聲醫學雜志》等北大及科技雙核心雜志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6篇,SCI文章兩篇。如今,不少患者慕名前來找他做B超。
隨著超聲介入技術的廣泛開展,醫生不僅能提供超聲診斷,還可以在超聲引導下對患者進行介入治療。劉寶冬一直追蹤前沿技術,致力于介入性超聲的臨床應用工作。他說,守護患者的健康就是我們工作的生命線。要滿足患者求越來越高的診療需求,我們必須不斷充電學習。
前不久,一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因腎周膿腫轉入總醫院治療,病情十分危急。經過會診,劉寶冬對患者實施介入治療。通過置管引流,生理鹽水清洗,藥物控制,患者轉危為安,病情很快得到控制。
近年來,劉寶冬累計進行介入治療手術7000例以上,涵蓋了肝、腎、卵巢等多器官。他還在超聲傳統治療領域進行創新,更好地保障患者生命健康。
甲狀腺周圍神經及血管豐富,對甲狀腺占位進行組織學活檢風險很大大,劉寶冬采用甲狀腺周圍液體隔離帶法,把甲狀腺與周圍重要的神經及血管隔離開,對甲狀腺占位進行組織活檢,最大程度保證了患者的安全。在對肝臟腫瘤消融治療中,他采用人工胸水輔助對膈頂處肝腫瘤進行消融技術,有效提高了患者治愈率。這兩項技術水平處于魯西南領先,全省前列的地位。
作為科室主任,劉寶冬狠抓科室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,注重抓好科室成員的學習,統籌超聲、心電圖、TCD及腦電圖專業組的發展。對來科室實習、輪轉和進修的學生和醫務人員,他總是耐心教導,更多地傳授經驗。
多年來,熱愛超聲工作的劉寶冬一直在前行。他現任山東省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理事、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會專業委員會委員、山東省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委員、山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血液無創傷檢測專業委員會委員、中國超聲醫學會會員,濟寧市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,《中華現代影像學雜志》常務編委,《中外健康文摘》雜志特約編委。工作再忙,無論在節假日還是休息時間,只要科里有需要,劉寶冬都隨叫隨到。對未來,他表示,醫學發展日新月異,老百姓對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,臨床治療越來越精細化,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進步,掌握超聲診斷中前沿知識,為臨床醫生提供精確的診斷信息,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。(金 濤 朱明環)